800小说网 > 截教仙 > 第六百七十章.截佛人间之争---封禅

第六百七十章.截佛人间之争---封禅

作者:真哪哒香膏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800小说网 www.800xs.io,最快更新截教仙 !

    美名恒久远,仁孝永流传!

    太子掏心救父,孝感动天,失心而不死,震动天下,万民归心,万邦来朝,太子在大唐的地位直线上升,甚至有人上书,要李治退位让贤,把皇位让与狴犴。

    就像武曌想的一样,得佛门至宝九品金莲之子入药,李治那些顽疾瞬间就痊愈了,病好之后的李治重掌朝政,将朝中大权从武曌手中夺回。

    这么多年过去了,武曌虽仍宠冠后宫,但没有一个君王不渴望权利,以前是身体不好没有办法,现在身体好了,李治自然要收回权利,即便那个人是自己最爱的女人。

    那金莲子有神效,使如今的李治神清气爽,精力旺盛,处理起国家大事来,丝毫不感觉吃力。但让李治有些头疼的,不是自己那个美艳动人,而且权力欲望旺盛的皇后,而是那个贤明满天下,至孝动天心的好儿子。

    一想到李贤,李治心情非常复杂。他不知道其中因果,只知他能掏心救父,李治每当想起此事,心里都十分感动。但就因掏心救父,太子贤名不光在大唐境内流传,还传到外邦去了。如今每日都有老儒上书,要李治退位让贤。

    依大唐律,七十岁以上的老人,不管做什么,都不算犯法,就是强奸,也不能用刑收监。而@ 这些老儒,就更了不得了,个个都是名满天下的大儒,别说是上书了,就算竖起反旗揭竿造反,李治也不能那他们如何。而且不但不能杀,还得下罪己诏,陈明己过。能逼得这么大岁数的儒者造反,不是说你君王昏庸无道么?

    如果现在是花甲古稀之年,不用人劝,李治都会将皇位传给那个孝顺儿子。可现在自己正当壮年。就退位让贤,如何得了?

    储君这位子最不好做,昏庸不行,太贤明了也不行。昏庸了,就会被罢黜。太贤明了,就会为君王所忌。现在的李贤,也就是狴犴,就处在这么个火坑之上。

    太极殿中,李治将南海大儒陈塘的上书丢在一旁,冷哼一声。起身走出太极殿,往武曌宫中走去。那陈塘上书,又是劝自己退位让贤,这让李治越发的恼火。

    来在武曌宫门,看着那出迎的武曌,李治心中一暖,想自己生病时,将朝中大权托付于她,自己病一好。就将权力夺回,但武曌从无怨言,不愧是有贤后之称的女人。

    皇后、太子都是贤名满天下,但李治心里从来没有对武曌的忌惮。因为就连李治也不相信。这天下会有牝鸡司晨之事。

    和武曌一起入到宫中,李治拉着武曌坐下,命众宫女退下,这对人间最显贵的夫妻在宫中说着贴心话儿。

    见李治眉宇间有懊恼之色。武曌心中一喜,“老师说的不错,佛门医好了陛下的病。对狴犴反倒不是好事。”

    起身来在李治背后,武曌轻轻地为他揉着太阳穴,柔声道:“此处只有臣妾与陛下,陛下有什么烦心事,不如与臣妾说说。”

    “哎……”李治轻轻一叹,伸手拉住武曌的手,“还是媚娘最好。”

    武曌微微一笑,拦住李治脖子,“陛下可是为了太子之事烦心?”

    “还是媚娘知我。”李治眼中闪过无奈之色,将这几日总有人上书,请自己退位让贤之事说与武曌。

    虽然早就知道了,但武曌却露出一副浑然不知的样子,听李治细细说完,想了想才说:“太子至情至孝,当不会有大逆不道之想。依臣妾看,此事是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,坏陛下、太子父子情分,要乱我大唐江山!”

    李治闻言,先是一怔,而后心里大急,忙问道:“媚娘此话何意?”

    武曌道:“恕臣妾斗胆,敢问陛下可还记得高祖在位时的佛道之争?”

    “你是说……”李治眼中寒光一闪,明白了武曌的意思。高祖,就是唐高祖李渊。李渊在位时,人间有佛道之争。当时佛门助太宗皇帝李世民,道门扶高祖李渊,最后李世民经玄武门之变登基,尊李渊为太上皇,请入太极宫,至死不出。以武曌的意思,眼下佛道之争又起,那道门相助的是李治,佛门扶的则是李贤。

    李治不知道此时的道门和当年的道门不同,当年的道门以袁守城、袁天罡、李淳风三人为首,这三人都是阐教玉清门下。而现在人间的道门,以截教武当、终南、峨眉三门为主。李治不清楚这些,但在他心里,道门是向着自己的,不然当年长安城闹妖怪,那武当山弥天道君怎会出手相助。此次又派门下弟子鸿呉子,远来长安为自己瞧病。

    而那佛门向着李贤,李治也能看得出来,不光是李贤,以前佛门就向着李弘,李弘被废后,又向着李贤。想想上一次佛道之争,李治不由得打了个寒颤,他却是怕那玄武门之变在自己父子身上上演。

    李治越想,就越觉得武曌的话越有道理,越想就越害怕。都说无情帝王家,但再无情也有骨肉亲情,李治将武曌拉到自己身旁坐下,和她商量道:“媚娘,如果真是佛道之争再起,那可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武曌心中暗喜,粉面上却是一片凝重之色,“哎……这事是有些棘手,太子是陛下与臣妾的骨肉,断不能叫佛门从中作梗。”说到此处,武曌顿了顿,惊喜道:“陛下,臣妾有一计,可稳我大唐江山社稷。”

    “媚娘快快说来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可知驱虎吞狼?”

    “媚娘的意思是……”李治也不笨,瞬间就明白了武曌的意思,一把将武曌拉入怀中,喜道:“媚娘真是女中诸葛!”

    次日,李治当朝下旨,奉武当山弥天道君为大唐国师,并在五月初五,往武当山封禅。

    封为“祭天”,禅为“祭地”。每当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,帝王都会出宫封禅。但自古帝王封禅都在泰山,可李治偏偏在封禅之地选在武当山。

    经太宗贞观之治至今,大唐国力昌盛,政事通达,百姓日渐富足,的确算得上太平盛世。而弥天仙尊长安降妖、太子掏心救父,也称得上“祥瑞”二字。封禅,也并无不可。但李治要将封禅之地,从那天下第一的泰山换成武当山,却是引来人们热议。

    有的上书反对,有的上书支持,一时间满朝文武一分为二,吵得不可开交。自高祖起,大唐就不以言论获罪。对那些反对者,李治也不能把他们如何,只能盼着赞同往武当山封禅的一方能够获胜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佛门不干了。帝王亲临封禅,在人间是天大的事,这可了不得啊。如果李治按着规矩往泰山封禅,那也就罢了,没什么好争的。可现在李治要往武当山封禅,却引来了佛门的不满。在他们看来,既然李治能往武当山,那么就能往中岳嵩山封禅。论山川壮丽,嵩山丝毫不比武当山差。嵩山少林更是佛门圣地,当年曾助太宗皇帝大败王世充,李治身为人子,怎么也应该择嵩山而弃武当。就这样,大唐皇家大法师方丈明安和尚入宫见驾,强烈要求李治往嵩山封禅。

    佛门要是不这样,李治可能会改变圣意,将封禅地点改回泰山。但佛门这么一闹,李治就想起了武曌的话,此次往武当山封禅,就是为了扶持截教,好打压佛门。要是往嵩山封禅,那岂非南辕北辙?

    和高祖、太宗不同,李治非马上君王,性格也不是那么强势。但今日早朝时,面对争执不休的众文武,李治勃然大怒,斥责那些要求往泰山、嵩山封禅的文武大臣。大骂了一通之后,李治甩袖离去,回宫去了。

    李治这一怒,百官都知道了皇帝陛下的心思,朝中有耿直大臣,也有苟且钻营之辈。

    许敬宗,昔日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,也算是三朝元老了。此人甚好钻营之道,擅于揣摩帝王心思。见李治一心想往武当山封禅,不但大力支持,还在朝中拉拢同僚,一起上书赞同李治往武当山封禅。

    一时间朝廷中赞成往武当山封禅的一方占了上风,李治顺水推舟赐下圣旨,四月二十銮驾出长安,五月初五于武当山封禅。

    西牛贺洲,灵山。

    八宝功德池前,二圣并肩而坐,阿弥陀佛看着不断掐指推算的准提佛母,面色疾苦地不住摇头。

    半响,准提佛母停了推算,皱眉道:“我佛门为那唐王医病,唐王为何还对我佛门有这么大的戒心?”准提佛母是能算计,可他能算得清天机因果,却算不到人心。他和两世为人的陈九公不同,这位圣人乃先天生灵,自一出世就是高高在上,根本不懂凡人间的那些道道儿。在他看来,佛门以金莲子为李治医病,李治不感恩戴德也就罢了,怎么还处处对佛门不利呢?

    准提佛母想不明白,阿弥陀佛就更想不明白了,只见他微微摇头,“师弟要小心了!此劫我佛门大兴,但却是在天道之下,如今那陈九公已非天道圣人,恐怕会从中作梗,坏我佛门气运。”说到此处,阿弥陀佛眼中白光流转,将推算出来的天机道出:“我佛门与截教在人间,当有三战,三战定人皇!那第一战,就在武当山!”(未完待续……)I1292